手机版
当前位置: 首页> 常识>

词的特点是什么(词的认识)

时间:2024-10-05 08:16:35

一、什么是词

特点有固定的字数,律化的平仄,长短句,合乐应歌。

此外,词有定格;字有定数;韵有定声。

平: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:上声高呼用力强

去: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:入声短促急收藏

1.词有定格:

(1)几种基本的五言律句:

仄仄平平仄

平平仄仄平

平平平仄仄

仄仄仄平平

(2)几种基本的七言律句:

平平仄仄平平仄

仄仄平平仄仄平

仄仄平平平仄仄

平平仄仄仄平平

2.词与格律诗的异同

异:长短句 有弹性

同:固定字数 律化平仄 可重复 可跳跃

更方便用口语可减少凑韵

《词律》调660 体1180 多变化

《词谱》调826 体2306

王国维:词之为体,要宜修,能言诗之所不能言,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,诗之境阔,词之言长。

3.汉字有三美

意美以感心、音美以悦耳、形美以悦目

二、词的起源

观点1:起源于隋唐说

观点2:起源于中晚唐说

观点3:起源于诗经说

观点4:起源于六朝乐府说

梁武帝的《江南弄》“众花杂色满上林,舒芳耀绿垂轻阴。连手躞蹀舞春心。舞春心。临岁腴。中人望。独踟蹰”。

这里,头三句都是七个字,且句句押韵。后面四个是三字句,是偶句押韵,奇数句不押韵。

另外,像陶弘景的《寒夜怨》、陆琼的《饮酒乐》、僧发云的《三洲歌》、涂勉的《送客曲》,都是定字、定句,定韵脚的作品,已具备词的形式。

三、词的南方文学特性

1.词产生于南方

2.作者多系南方人

宋词人籍贯:共871人,其中南方716人,北方155人,南方占82.2%,北方占17.79%。

清词人籍贯:共4237人,其中南方4007人,北方230人,南方占94.57%,北方占5.43%

3.风格具有南方婉约绮丽的特点

如:陆游的《论花间集序》

唐代词人籍贯可考者均为南方人或在南方长期生活过

四、词的押韵

戈载的《词林正韵》中提到:“词的押韵最严的竟是依照诗韵。最宽的甚至不依照一般的词韵。这一则因为各家用韵有宽有严,二则因为方音所囿”。

词韵有14个平声韵部:

(1)东、冬

(2)江、阳

(3)支、微、齐、灰(半)

(4)鱼、虞

(5)佳(半)、灰(半)

(6)真、文、元(半)

(7)元(半)、寒、删、先

(8)萧、肴、豪

(9)歌

(10)佳(半)、麻

(11)庚、青、蒸

(12)尤

(13)侵

(14)覃、盐、咸

入声:部分运用入声韵的词牌。如《贺新郎》、《声声慢》、《满江红》、《雨霖铃》、《忆秦娥》、《桂枝香》、《瑞鹤仙》、《暗香》、《疏影》、《念奴娇》、《兰陵王》和《石州慢》。

1.词的押韵

(1)不仅可以押平声韵,也可押仄声韵,还专押入声韵;

(2)平仄韵还可以换韵;

(3)还可以平仄通押;

(4)还可以用“文韵”与“抱韵”,也有“独木桥体”。

唐五代因由诗变词未久,所以平韵多于仄韵,奇字句多于偶字句。入宋以后,仄韵多于平韵,偶字句多于奇字句。

2.词的平仄

二字句:一般用平仄,个别用平平;

一字句:仅《十六字令》;

一字豆:词的特点;

三字句:七言、五言律句的三字尾;

四字句:七言律句的前四字;

六字句:四字句的扩展;

八字句:往往是上三下五;下五字一般均为律句;

九字句:上三下六,或上六下三;上四下五;用两律句;

十一字句:上四下七,上六下五。

此外,还有特种律。像四字句:平平仄仄(正格)、仄平平仄(变格)。还有六字句:仄仄平平仄仄(正格)、仄仄仄平平仄(变格)。

3.词的对仗:

词是长短句,许多地方不适宜于用对仗,故必须一连两句字数相同时,对仗才是可能的;律诗的对仗有固定的位置,词没有千篇一律的固定位置律诗对仗要平仄相对,词则不拘;相连两句字数不同时有时也能相对。

词的对仗并不像律诗那样有硬性的规定。因此,即使相连的两句字数相同,也不一定要用对仗。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去平仄相对。非但普通的第二第四字不必平仄相对,甚至对句的句脚也不必平仄相对。

《词谱》规定要用对仗。

如《忆江南》中有两七字句:“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”。

词的对仗种类:

(1)固定对仗:对仗原非词的格律要求,但作词者多为会写格律诗之人,故词中也常用对仗,用得多了,就相对固定,后人填此词时,便萧规曹随,约定俗成,似乎成为定规。如晏几道的《鹧鸪天》、欧阳修的《踏莎行》、柳永的《望海潮》、苏轼的《江城子》和李清照的《一剪梅》等。

(2)工对。有七言对,如晏殊的《浣溪沙》“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”;有鼎足对,如吴子孝的《诉衷情》“人已静,睡初醒,酒初行”;还有扇面对,如刘克庄的《沁园春·梦孚若》“叹年光过尽,功名未立,书生老去,机会方来”,蒋捷的《一剪梅》的“江上舟摇。楼上帘招...风又飘飘。雨又萧萧...银字笙调。心字香烧...红了樱桃。绿了芭蕉”。

此外,词的句法与近体诗句法相同,唯一字豆为近体诗所无,于是他所表现的句法特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