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熟悉汉朝历史的朋友们来说,“推恩令”肯定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。出于各种原因,很多人都认为“推恩令”是汉武帝君臣的原创。但鲜为人知的是,被很多人推崇为“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阳谋”的“推恩令”的雏形在汉武帝的祖父汉文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。这又是怎么回事呢?

本鬼认为“推恩令”发源于汉文帝的证据有两个:
第一,“推恩令”的理论基础是在汉文帝时期提出的。西汉著名的天才政治理论家、文学家贾谊曾经上书汉文帝,这就是著名的《治安策》。《治安策》中写道:“欲天下之治安,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”,是“推恩令”的理论基础。

第二,“推恩令”最早的试点推行是汉文帝时期。文帝二年(前178年),汉文帝以奖赏诛吕之功的名义封齐王刘肥的次子刘章为城阳王、三子刘兴居为济北王(城阳和济北都是齐国领地)。加上刘肥齐王之位的齐哀王刘襄,齐国(西汉最大的刘姓诸侯国)就被一分为三了。

文帝三年(前177年),济北王刘兴居起兵谋反,被汉文帝平定。文帝十六年(前164年),西汉齐国嫡系绝嗣,汉文帝趁机将刘肥的六个儿子全部封为诸侯王,将齐国一分为七(齐、胶东、胶西、济北、菑川、济南、城阳)。西汉最大的诸侯王从此不再是汉朝中央的威胁。

文帝六年(前174年),汉文帝的弟弟、淮南王刘长的谋反计划泄露。汉文帝下令将刘长流放到蜀地,刘长在流放途中绝食而死。文帝十六年(前164年),汉文帝将刘长的三个儿子都分为诸侯王(淮南王刘安、衡山王刘勃、庐江王刘赐),刘长的淮南国也就被一分为三。

综上所述,“推恩令”的理论基础是汉文帝时期的天才政治理论家、文学家贾谊提出的,而“推恩令”最早的试点推行则是汉文帝将齐国一分为七和将淮南国一分为三。正因如此,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阳谋“推恩令”发源于汉文帝,汉武帝则是在爷爷的基础上将“推恩令”制度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