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荒地老

“天荒地老”也作地老天荒,指经历的时间非常久远。现在常用于人们的爱情宣言。出自唐代李贺《致酒行》:“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,天荒地老无人识。”

“天荒地老”是唐代诗人李贺创造的一个词。他写过一首《致酒行》,全诗如下:
零落栖迟一杯酒, 主人奉觞客长寿。
主父西游困不归, 家人折断门前柳。
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,天荒地老无人识。
空将笺上两行书, 直犯龙颜请恩泽。
我有迷魂招不得, 雄鸡一声天下白。
少年心事当拿云, 谁念幽寒坐呜呃。
通读全诗,读出的是满腹的抑郁,满腔的不平。李贺在诗中借马周飞黄腾达前,差点天荒地老无人识的典故,诉说自己郁郁不得志的现状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。
马周,生于山东农家,年幼时父母双亡,一个人孤苦伶仃地过着贫穷的生活。不过,他十分好学,通读了很多史书。由于天资聪颖,马周还不到20岁就已经满腹经纶。唐高祖时,马周做过低级文职人员,他认为这是大材小用,做的很不开心,整日里以饮酒为乐,不务正事。这一点很像三国时期的名士庞统,可庞统得到了诸葛亮的推荐,马周的狂放不羁却受到顶头上司的责骂,说他不是做官的材料,马周一怒之下挂冠离职。

马周知道唐太宗是个有雄才大略的明主,如果能得到唐太宗的垂青,一定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,于是马周向长安进发。离长安不远有个新丰镇,马周到达新丰镇的时候,因为囊中羞涩,住在一家小旅店里。因为拖欠店钱,店主对马周冷眼相待,经常出言不逊,待遇比一般的商贩还不如。
后来,马周终于到了长安,一次偶然的机会,马周成了中郎将常何的门客。贞观五年,唐太宗下诏要百官各写一篇关于时政得失的文章。常何是武将,不会舞文弄墨。马周得知后,替他写了一篇文章。唐太宗看过后大吃一惊,就问常何是不是自己写的。常何是个老实忠厚的人,就如实说是门客马周代写的。唐太宗立即召见马周,见马周有大才,封他为监察御史。马周后来累官至中书令,实现了他佐明君治盛世的理想。唐太宗曾经对左右的人说,我一天见不到马周就想他。
马周的遭遇让李贺感慨不已,他感叹马周不得志时的潦倒与落魄,又羡慕马周受到重用,成为一代名臣。他多想成为像马周一样能施展才华的人啊。
李贺的遭遇与马周相仿,他出身于一个破落的贵族之家,由于不是嫡系子孙,加之武则天执政时期大量杀戮、残害,到李贺的父亲李晋肃时,李家早已世远名微,家道中落。唐宪宗元和初年,李贺带着少年人的热情,自负出众的才华,怀揣梦想参加进士科举考试。不料因为他的父亲名字叫晋肃,在那个讲避讳讲得离谱的年代,因避父讳(晋、进同音),被剥夺了进士考试的资格,失去了登第的机会。这个意外的打击使诗人终生坎坷,有报国之志却不能实现,有满腹才华却不能施展,李贺心中的不平和郁闷可想而知。

诗人在回乡的途中,借酒兴创作了《致酒行》,诗中借马周说自己,用“天荒地老无人识”的雄奇夸张之语,抒发自己怀抱荆山之玉而无人识的悲苦。
李贺一生郁郁不得志,英年早逝。但他用语独具匠心,意象新颖瑰丽,我们在惋惜他过早凋零的同时,也在为有这样一个洛阳老乡而感到骄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