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朝齐(公元479-502)又称“萧齐”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,定都建康(今江苏南京)同时期与北方的北魏以秦岭淮河为界对峙。从齐高帝萧道成建国到齐和帝禅位与萧衍,享国24年,其中皇帝传承分为两系,一个是萧道成系,共传四代四帝,另一个是萧鸾(萧道成侄子)系,共传两代三帝,下面我们就讲讲南齐的历史。
南朝齐君主基本信息表
姓名 | 生卒 | 谥号 | 帝系关系 | 庙号 | 在位时间 | 年号 |
萧道成 | 427-482 | 高帝 | 开国皇帝 | 太祖 | 479-482 | 建元 |
萧赜 | 440-493 | 武帝 | 萧道成长子 | 世祖 | 482-493 | 永明 |
萧长懋 | 458-493 | 文帝 | 萧赜长子 | 世宗 | 未即位 | 无 |
萧昭业 | 473-494 | 郁林王 | 萧长懋长子 | 无 | 493-494 | 隆昌 |
萧昭文 | 480-494 | 恭帝 | 萧长懋次子 | 无 | 494 | 隆昌 |
萧鸾 | 452-498 | 明帝 | 萧道成侄子 | 高宗 | 494-498 | 建武永泰 |
萧宝卷 | 483-501 | 东昏候 | 萧鸾次子 | 无 | 498-501 | 永元 |
萧宝融 | 501-502 | 和帝 | 萧鸾八子 | 无 | 501-502 | 中兴 |

南朝齐地图
一、齐高帝建国
萧道成,西汉丞相萧何二十四世孙,原为刘宋大将,在早年刘宋宗室之乱中屡立战功,掌握大权,后因矛盾杀宋后废帝,拥立宋顺帝。公元479年萧道成逼迫宋顺帝禅位,建国号为齐,三年后因病去世。

齐高帝 萧道成
二、齐武帝治国
齐武帝萧赜执政期间恢复百官禄田俸秩积极发展农业生产,恢复经济,并且十多年间没有大的战争,被称为“永明之治”。公元493年,太子萧长懋去世,齐武帝立太子长子萧昭业为嗣,同年齐武帝驾崩,其孙萧昭业即位。

齐武帝 萧赜
三、帝系转移
萧昭业在位时沉溺于享乐,并且肆意挥霍钱财,朝政皆取决于镇军大将军萧鸾。后来萧昭业怀疑萧鸾有疑心,企图将其流放。萧鸾得知后,乃引兵入宫弑杀萧昭业,并假借太后之令,追废萧昭业为郁林王。之后萧鸾拥立萧昭业之胞弟萧昭文即位,朝政大权完全掌握在萧鸾手中,不久将其废为海陵郡王,萧鸾即位,是为齐明帝,从此帝位转移出了萧道成一系。

齐明帝 萧鸾
四、宗室内乱
萧鸾即位后,由于得位不正,内心多疑多虑,开始屠戮对自己有威胁的宗室,几乎将萧道成、萧赜子孙屠戮殆尽,结果适得其反,反而削弱了齐朝的统治基础。公元498年,萧鸾去世,其子萧宝卷即位,萧宝卷在位期间肆意杀害大臣,人心离散,国势日衰。公元501年,宗室萧衍起兵围建康,守将张稷背叛萧宝卷,城破被杀。萧衍掌握朝政大权后,拥立萧鸾幼子萧宝融为帝,次年萧衍逼迫萧宝融禅位,并改国号为梁,萧齐至此灭亡。
